阵地

桂林师生参演《阵地》!难忘的岩洞课堂

连日来,电视剧《阵地》在全国热播,剧中紧张跌宕的情节与真实厚重的场景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多个关键场景取景于桂林,而桂林市龙隐小学的30名学生更是亲身参与了岩洞课堂等重要戏份的拍摄。记者从学校及参与群众演员处了解到镜头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感动。

课堂 师生 阵地 桂林 岩洞 2025-09-24 18:19  8

跟着电视剧《阵地》解锁抗战记忆,重温岩洞教育与新安旅行团的“桂林往事”

在电视剧《阵地》第五集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身处桂林,彼时日军空袭频繁,人们常常被迫躲进岩洞避难。陶行知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特殊情境下潜藏的教育契机,他积极奔走,向广西当局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岩洞教育建议。他说:“桂林的岩洞,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天然大学堂。”因为敌人的轰

抗战 阵地 桂林 旅行团 岩洞 2025-09-24 14:30  6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阵地》:以笔为枪、以文铸魂的抗战故事||李春利

没有局限于抗战题材侧重展现的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用镜头回望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抗战”,讲述那个年代文化人“以笔为枪、以文铸魂”的抗战故事——题材的突破给了电视剧《阵地》全新的视角,也给了它在众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的底气。

抗战 阵地 铸魂 李春利 救亡日报 2025-09-24 12:15  6

评电视剧《阵地》:笔墨刀枪,文心长城

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多少次深陷危亡灾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挽狂澜于既倒,使古老民族再获新生。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长城 阵地 文心 笔墨刀枪 王鲁彦 2025-09-24 12:14  5

《阵地》:以笔为枪、以文铸魂的抗战故事

没有局限于抗战题材侧重展现的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用镜头回望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抗战”,讲述那个年代文化人“以笔为枪、以文铸魂”的抗战故事——题材的突破给了电视剧《阵地》全新的视角,也给了它在众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的底气。

抗战 阵地 铸魂 夏衍 救亡日报 2025-09-24 04:15  7

专家热评电视剧《阵地》 重塑桂林文化抗战的历史记忆

从9月16日开始,我区创作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阵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在观众中掀起收视热潮。连日来,我区众多文化专家、学者纷纷聚焦这部以文化抗战为主题的剧集,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阵地》为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开辟了新路径,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独特魅

电视剧 记忆 抗战 阵地 桂林 2025-09-23 16:31  5

笔墨刀枪,文心长城(新作速评)——观电视剧《阵地》有感

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多少次深陷危亡灾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挽狂澜于既倒,使古老民族再获新生。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电视剧 长城 阵地 文心 笔墨刀枪 2025-09-23 15:44  11

专家解读《阵地》:文化抗战的精神旗帜与历史回响

笔墨刀枪,文心长城。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电视剧《阵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该剧以文化抗战为切入点,聚焦郭沫若、夏衍、田汉等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笔为枪、以舞台作战场,在硝烟弥漫的抗战时

抗战 阵地 仲呈祥 曾念群 余韶 2025-09-23 14:02  5

荧幕中李克农在街头吃米粉,揭开民国时期桂林米粉盛行图景!《阵地》剧中这几位人物都与桂林米粉结下不解之缘

从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至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桂林聚集了众多文化人士。而桂林米粉,则成为这些文化人在桂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查阅《半壁民国一碗粉》《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解读桂林》等书籍、资料,发现《阵地》剧中不少人物,都曾与桂林米粉结下

米粉 阵地 李克农 桂林米粉 民国时期桂林米粉 2025-09-23 12:59  5

郭沫若为何委身国民政府?《阵地》第二集揭晓惊心使命

感悟一:南京陷落背景下,普通民众任素宁一家的对话与遭遇。其母亲对家住在国际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租界的安全持乐观态度,但其父亲作为留学过日本多年,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深有感触,故而认为日本军队不会遵守什么国际法,在国际区也并不安全,主张随国军撤往重庆。

阵地 李克农 郭沫若 救亡日报 国民政府 2025-09-22 13:12  6